在8月21日晚间播出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王牌节目《经济半小时》中,介绍了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两款产品:我国纯自主研发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及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它们分别属于医疗机器人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两大分支,近年来经过严谨的临床验证和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批,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节目中,出现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手术室的是国内首款获 NMPA 认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睿米”。2018年4月获批以来,它已在全国二十余家三甲医院投入临床应用,并在其中八家顺利开展精度要求极高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同时,研发团队在不断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包括将其应用于儿童手术,辅助开颅精准导航等领域。
此前,CCTV-1《机智过人》节目曾记录过一场“睿米”辅助医生为帕金森病患者缓解颤抖痛苦的 DBS 手术;而这次,它的任务是辅助医生完成六根颅内电极的精准植入。为确认小儿癫痫患者病灶准确位置,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单永治主任决定在患儿大脑左侧特定位置分别植入电极,借助术后脑电检测来进一步缩小病灶区域,进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术前,医生在软件内规划出即将植入电极的路径(6条),以及用以验证机器人定位精度的特殊路径(4条)。手术正式开始后,在机器人精准定位辅助下,平均每根电极植入耗时五分钟以内。术后单主任指出,在针对儿童的手术中,有了机器人辅助,无需佩戴框架全身麻醉扫描影像,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优势十分明显。
同时,团队的自主创新从未止步。基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睿米”研发团队从2018年立项,开始着手一款口腔科种植牙机器人的研发,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齿健康和美观的日益关注,种植牙逐渐成为缺牙患者的首选方案,每年需求量数以百万计。但种植牙手术空间小,精度要求高,容错率底,无疑对医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具有丰富的种植牙经验的牙医数量很难满足如此海量的患者需求,培养周期也较长。借助机器人,有望为数以万计的口腔诊所赋能,提升口腔医生种植牙的精度和效率,为更多缺牙患者带来舒适和美观。近期,恰逢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睿米”也携最新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亮相位于B馆B2入口处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创新成果展示区。您可以在展位看到机器人手术的模拟演示,了解更多手术机器人前沿动态,观看更多权威媒体精彩报道。期待您的光临!